11月14日,在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韩家平建议,加强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对大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信息披露和信用惩戒,健全市场信用约束激励机制,规范分包合同,推动信用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调研发现,近年来企业应收账款问题比较普遍,中西部地区,建筑工程、医药、环保行业更为突出,有的项目两、三年收不回款。”韩家平说,据统计,2023年9月末,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3.75万亿元,同比增长9.7%;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3.0天,同比增加5.9天。
韩家平表示,企业账款拖欠问题由来已久且成因复杂。既有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去杠杆、国有企业降两金、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实体行业产能过剩、利润下降,行业组织发育不成熟,信用服务业不发达等中观层面的原因,还有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足、信用风险管理不健全,大企业供应链良性发展生态意识薄弱甚至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等微观层面的原因。
“账款拖欠严重影响企业经营预期。”韩家平说,不仅对企业正常资金周转产生较大影响,还推高企业资产负债率,不利于企业再投资,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意愿。
韩家平建议,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和执法机制,强化源头清欠,规范政府投资;二是加强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市场信用约束激励机制;三是完善中小微企业征信、增信、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四是高质量发展企业征信、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信用保险、信用担保、商账追收等企业信用服务行业;五是加强行业自律组织信用管理机制建设,建立行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和信用调解机制等;六是提高中小微企业诚信合规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
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11月13日至15日在郑州市举行,本届论坛以“信结天下 诚赢未来”为主题,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新华通讯社、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通讯社河南分社、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承办。